原本气势如虹的国内“功率半导体龙头”、“车芯第一股”,期望落空,折戟沉沙。
实际上,比亚迪半导体的IPO冲刺之旅,过程早已一波三折,先是聘用的律所因为违规被调查,后来申请文件财务资料还过期……现在索性主动撤回,终止IPO,还进一步大大方方说明了原因——
发展太快,快到等不及IPO上市来融资了。
比亚迪半导体终止IPO
最新消息一经披露,直接炸开了锅。
比亚迪半导体独立上市的相关筹划工作,早在2020年就已启动。但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告一段落。
突然终止IPO,官方表述里的原因,讲得非常具体:
晶圆产能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销量,现在要优先搞产能。
为啥这会对IPO上市产生影响呢?因为就在IPO过审期间,大钱、大项目和大成本,又都花出去了,各项数据和预期可能又要变了。
比亚迪半导体为了扩大晶圆产能,在审期间已投资实施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。济南项目目前已成功投产,产能爬坡情况良好,但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,新增晶圆产能仍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。
晶圆,指的是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,其原始材料是硅。
制造手机电脑芯片离不开晶圆,制造车规级半导体芯片,也离不开晶圆。
不过比亚迪把终止IPO原因说得如此直白,倒不是想凸显过审流程太慢,而是新能源市场和汽车芯片市场,确实发展太快。
快到不能优先上市,快到圈钱融资都会浪费时间,快到应该赶紧大干快上,投产建厂。
比亚迪半导体的下一步规划也对外说明了——
要抢抓时间窗口,开展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;在济南项目基础上,进一步增加大额投资。
比亚迪方面表示,这样做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晶圆产能供给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。
所以最终考虑到频繁投资会对公司未来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影响,在这个时间点选择了终止IPO。
当然,比亚迪半导体独立IPO上市的长期计划没有改变。
比亚迪透露,待相关投资扩产完成后且条件成熟时,将择机再次启动分拆上市。
比亚迪半导体做什么?做得怎么样?
比亚迪半导体,成立于2004年10月。
最早脱胎于比亚迪2002年成立的IC设计部门,随后又进军微电子、光电子、LED照明领域,直到2020年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。
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、智能控制IC、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、生产及销售。
△招股书中披露车规级半导体的销售收入、单价、毛利率
从产业链角度看,比亚迪半导体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,在该领域已布局从芯片设计、晶圆制造、模块封装与测试到系统及应用测试的全产业链IDM模式。
从产品类别看,比亚迪车规半导体主要分SiC(碳化硅)模块、IGBT模块(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)、和集成度较高的自研混动DM控制模块三类。
在IGBT领域,比亚迪半导体2019、2020连续两年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器厂商中全球排名第二,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,市场占有率达19%,仅次于英飞凌。
所谓中国“车芯第一股”,正是来源于此。
另外,比亚迪半导体在车规级IGBT芯片设计、晶圆制造、晶圆测试等多方面工艺均有不少自主研发的技术。
在SiC器件领域,比亚迪半导体的进展处于领先地位,不仅是技术方面的突破,更在于已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车型SiC模块的规模化应用。
当然,比亚迪半导体业务范围不止车规半导体。
根据招股书信息,除了车规半导体,比亚迪半导体在工业、家电、新能源、消费电子领域都已经实现产品量产。
而从比亚迪半导体这几年来公布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,2021年半年营收,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前几年全年营收。
从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基本情况来看,的确能算得上国内车规半导体的龙头。
可是问题来了,这样的龙头企业,能够解决芯片“卡脖子”问题吗?
从技术上来看,比亚迪半导体起步较早,布局相对完善。
目前比亚迪车规级碳化硅模块电压主要为1200V,电流等级覆盖400A-950A,技术和商用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
然而从产能来看,比亚迪半导体目前芯片生产业务主要聚焦在晶圆生产,且尚未能摆脱对代工、外购的依赖。
当然,作为比亚迪大集团旗下一员,关于比亚迪半导体的独立性问题,也在过审过程中,多次被相关部门问询。
其实吧,问来问去,直白点说就是:离不离得开比亚迪?能不能有外部客户和需求?
但坦白讲,比亚迪半导体现在不是能否对外供货的问题,是比亚迪这个最大客户,它都应接不暇了。
为啥?比亚迪的车,卖得实在太好了。
刚刚过去的10月份,比亚迪新能源销量就突破了21.8万辆,全球范围内都难有敌手,2022年还没过完,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140万辆,同比涨幅159%。
以及要知道,比亚迪的第300万辆新能源,今天刚刚下线——可见这两年增速之迅猛。
所以比亚迪半导体,能供应好比亚迪本身就已经很不错了。业务独立不独立的,已然不是现阶段考虑的问题。甚至未来,搞不好还会产生一批“迪链”公司,专门围绕比亚迪供应链而生。
归根结底,新能源的发展和比亚迪汽车的需求,还是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估。
别人上市是为了圈钱融资,然后扩大再生产。
现在比亚迪半导体,展现了不同的一面——
对不起,IPO上市融资,耽搁我投产赚钱了。